活动通知
活动主题:琴童与钢琴家同台献艺、双钢琴音乐会全部曲目及作品介绍     我要报名
发布人:gqdgy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8日(星期六) 19:10:45
活动时间: 订票时间:即日起 演出时间:10月7日 晚19:30
活动地点:订票地点:钢琴大观园 演出地点:昆泰大酒店二楼
活动费用:公益性收成本费:30、40
联系电话: 81710456 13366170157
补充介绍:
青年钢琴家陈冉和他的朋友们——
双钢琴音乐会

节目单(曲目介绍):
1、《胆小鬼》Scaramouche 之《巴西利亚》
作曲:米约
双钢琴组曲《丑角》Scaramouche Op.165b ,国内又译“胆小鬼”,作于1939年,是米约为了应付友人的需要,根据原为法国文学家莫里哀(Moliere, 1622-1673)的喜剧《江湖医生》Le Medecin Volant 的配乐改写成的,随着首演的成功而大受欢迎。曾经做过几年外交官的米约,据说喜欢当时的前卫诗人远胜过喜欢自己的同行,常常与他们混迹于巴黎的大小酒吧,寻找个性独具的创作灵感。早年在巴西的外交官经历,使得他对于桑巴、探戈等异域音乐风情情有独钟。甚至对于当时刚刚兴起的舶来品爵士乐,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组风格别具的三段式组曲中可以看到热烈的桑巴节奏、活泼的主题旋律。尽管是多调性的作品,但正如我们知道的,米约对于旋律的抒情性的重视,确保了人们对于音乐中的喜剧色彩能够轻而易举地心领神会。
巴西利亚 Brazileira ,2/4拍,是一个快乐的桑巴舞曲。这个反差极大的乐章,象是鼓起勇气振作起来的孩童,尽管果敢、快速的主题一直在高音区飞奔,可是,中低声部从两架钢琴中时不时出现的二度级进音型,好象又在暗示一种用来壮胆的劝说,听来趣味盎然。这个乐章经常被改编成其他乐器演奏的形式,因而流传较广。
演奏者:陈冉(一钢)
孙士淳(二钢)

2、 洋娃娃组曲 Dolly Suite Op.56 福雷
福雷的《洋娃娃组曲》Dolly Suite Op.56 是为钢琴而作的四手联弹作品,作于1893-1896年间,题献给海伦·巴达克(Helene Bardac),也就是德彪西第二位妻子艾玛·巴达克(Emma Bardac)和前夫所生的女儿。海伦是位非常可爱的金发小女孩,出生当年大家都叫她“洋娃娃”(也就是Dolly),福雷为了给海伦在家中扮演芭蕾舞剧而写下了这部作品,用音乐为她创造了天真浪漫的完美形象。由于广受欢迎,随后又由作曲家本人改编成管弦乐曲。由六首曲子组成:1. 摇篮曲 Berceuse,E大调,2/4拍,中庸的小快板。是这部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一首。有一种在摇曳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摇篮之中。2. 喵 Mi-a-ou,F大调,3/4拍,活泼的快板。标题指的不是猫咪,而是海伦的兄弟,海伦管这位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叫做“喵”,这也在音乐中形象的表现了出来。3. 洋娃娃的花园 Le jardin de Dolly,E大调,3/4拍,小行板。描绘的是海伦梦中的花园,它包括了瑰丽和宽广的两部分。4. 小圆舞曲 Kitty-Valse,降E大调,3/4拍,圆舞曲速度。国内原一直译为“小猫圆舞曲”,实际上跟小猫没有任何联系。用圆舞曲来表现海伦可爱的形象。5. 柔情 Tendresse,降D大调,3/4拍,行板。表现了海伦多愁善感和早熟的形象。6. 西班牙舞曲 Le pas espagnol,F大调,3/8拍,快板。其灵感来自海伦家的一座铜像,音乐中充满了异国情调和节奏感,令人振奋。
演奏者:王翔远(一钢)(香港钢琴公开赛北京赛区少年组一等奖获得者)、毛泓出(一钢)(钢琴五级优秀奖获得者)
陈冉( 二钢)

3、 布鲁斯两首 尼古拉·卡帕斯汀
(中国首演)

⑴爵士音乐会练习曲《梦》
Jazz Concert Etude for piano《Reverie》 op.40 No.2

这是kapustin于1984年写的8首练习曲中的第二首。其实这8首练习曲都是风格各异,形象生动的爵士小品,是沙龙音乐会的佼佼者。这首练习曲叫做《梦》,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慢板的摇滚节奏,触键要轻。中断是非常漂亮可爱的爵士圆舞曲,仿佛在一座美丽和灵异的冒险岛里面穿梭。

⑵变奏曲 Variations Op.41
这首变奏曲是典型的带有摇摆节奏的、很即兴的爵士作品,但却孕育在古典变奏曲的结构中。主题源自于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交响组曲《春之祭》。全曲充满动感,节奏紧张,尤其在结束时,处处迸发出精彩。

演奏者:陈冉

4、 f小调幻想曲 Fantasia in f Minor D.940
作曲:舒伯特
长久以来一直对听众有着巨大吸引力的应该算是《f小调幻想曲》Fantasia in f Minor D.940 了,有很多人说这是一首“具有内省、透视力、戏剧张力和说服力的钢琴曲”。这首作品几乎是舒伯特这种体裁的晚期作品中最经常能够听到的一首,乐曲为单乐章,时长约20分钟,这部有着优美旋律、忧伤情绪的单乐章作品,多少年来从没有在音乐会的舞台上消失过。
演奏者:陈冉(一钢)
孙士淳(二钢)
5、 钢琴与大提琴小品两首:
(1)《两个人的约会》—源自土耳其的灵感

原作: 莫扎特
改编:Matsumoto
(中国首演)

演奏者:陈冉、 单峰
(2)《幽默曲》 尼古拉·卡帕斯汀
(中国首演)

演奏者:孙士淳、 单峰


6、《交响圆舞曲》La Valse 莫里斯·拉威尔

早在1907年,拉威尔就考虑写一首圆舞曲向约翰·施特劳斯表示敬意,1914年,他反复构思一首标题为“维也纳”的交响诗。1919年,一位很有影响的俄罗斯芭蕾剧院经理谢尔盖·加吉列夫表达了他希望第二年夏天在巴黎上演一部芭蕾舞作品的愿望。拉威尔对这个提议很兴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创作中。作品于12月底结束,直到1920年3月交响乐队才将它搬上舞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维也纳”这个名称已经不再合适,剧院经理认为副标题“交响诗”也不再准确。所以新的标题“圆舞曲——为管弦乐的舞蹈诗”油然而生。加吉列夫最后并没有制作《圆舞曲》的舞剧——拉威尔可能将一个偶尔的兴趣误解为一个委托。作品于1920年12月12日在音乐会上首演,直到1928年11月20日才当作芭蕾舞剧音乐在巴黎歌剧院演出。在此曲总谱上,拉威尔写有这样的文字:“在层层卷云之间,可以看到一群时隐时现跳圆舞曲的人们。云层渐渐散去,天气逐步晴朗,清晰可见大厅里有旋转的舞蹈的人群。场面越来越清晰,从吊灯上照下来的烛光灿烂,发出光辉,令人想起一座1855年的皇家宫殿。”
《圆舞曲》La Valse 的结构分为两大乐段,每一段在朦胧的低声区含糊地翻腾开始,在朦胧中旋律和节奏逐渐地明朗,就像在战争的硝烟中冒出一些梦幻的、扭曲的圆舞曲的景象。前一半,运用了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把分散短小的华尔兹交织在一起,一个旋律紧跟着另一个旋律;后一半,把同样的主题在更加怪诞和不祥外表下灵活地再次运用。(作品的长度与施特劳斯的大多数圆舞曲相似)拉威尔用锐利的洞察、惊人的想象和有效的目标,模仿着圆舞曲风格的各个方面:诱人的旋律、丰富的和声与织体、令人为之振奋的交叉的节奏和高雅的管弦乐配器。随着乐曲的进行,作曲家为我们展示出仿佛由哈哈镜夸张、扭曲的维也纳华尔兹,布满了不和谐音、支离破碎的和不稳定的华尔兹。从开始清晰可见的贵族化举止的圆舞曲,随着乐曲的发展显得越发的苍白、怪异和颓废。当乐曲进入尾声时,它变得喧嚣、暴力而疯狂,就像理查·施特劳斯歌剧中疯狂的埃莱克特拉的胜利舞蹈。整首作品积累起来的紧张突然在最后令人毛骨悚然的喧嚣中爆发。

演奏者:陈冉(一钢)
孙士淳(二钢)


注: 凡报名订票的朋友一定要电话联系,以拿到票为准!

我要报名:
此活动报名已经!
>>更多活动通知